一、核心社交能力缺失 眼神交流异常 婴儿期(0-12个月)缺乏社会性微笑,哺乳时无眼神凝视;2岁后仍避免与他人对视,难以通过眼神传递情绪。 对父母或他人的接近无互动兴趣,如不伸手要抱抱或回应逗弄。 社交互动障碍 无法发起“联合注意”行为,如不会用手指物分享兴趣(如展示玩具)。 对同伴游戏缺乏兴趣,更倾向于独自玩耍或物品互动。 二、语言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显著延迟 5个月大时无法发出交流性咿呀声;9个月后仍无咿呀学语;18月龄未掌握有意义单词(如“爸爸”“妈妈”)。 语言理解能力差,难以执行简单指令(如“拿玩具”)。 语言表达异常 重复模仿他人语言(鹦鹉学舌),或使用刻板、无意义的短语。 语调单一,缺乏情感起伏,如陈述句与疑问句无明显区别。 三、行为刻板与感知异常 重复性动作与兴趣狭窄 持续拍手、转圈、摇晃身体等无目的动作,可能伴随自我刺激(如咬手指)。 对特定物品(如车轮、按钮)或活动(排列积木)表现出强迫性专注。 感知敏感或迟钝 对日常声音(吸尘器、汽笛声)或触觉刺激(衣物标签、食物质地)过度敏感,引发惊恐或烦躁。 对疼痛或温度变化反应异常,如轻微磕碰无反应,但轻微声响却剧烈哭闹。 四、其他早期警示信号 情绪与行为问题 对日常程序改变(如路线调整、物品位置变动)产生强烈焦虑或抵触。 情绪波动剧烈,可能出现无诱因的哭闹、大笑或攻击性行为。 运动协调障碍 婴儿期身体僵硬或过度松软,抗拒拥抱姿势;学步期平衡能力差,易摔倒。 关键干预窗口期 0-3岁黄金期:若发现上述两项及以上特征,建议尽早就医评估(如ABC量表、ADOS测评)。 家庭观察重点:持续记录孩子社交、语言、行为表现,对比同龄发育里程碑。 (注:自闭症需专业医生结合行为观察与医学检查综合诊断,避免仅凭单一症状判断。)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