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原因,建立信任 倾听与共情 避免批评指责,耐心询问孩子厌学的原因(如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等)。 用“我注意到你最近不太想去学校,能和我聊聊吗?”代替“你必须上学!” 识别深层问题 学业困难:是否因学习跟不上、考试焦虑? 社交压力:是否遭遇校园霸凌、同伴排斥? 心理状态:是否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二、调整教育方式,减轻压力 设定合理目标 将大任务拆解为小目标,例如“每天先学习30分钟”,逐步增加时长。 允许短期休息,避免过度施压。 增强学习动力 关联兴趣与学习:例如喜欢游戏的孩子,可通过编程或数学游戏引导学习。 采用奖励机制(非物质奖励),如“完成作业后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三、改善家庭与学校支持 家校沟通合作 与老师沟通,了解在校表现,协商调整作业量或教学方式。 必要时申请心理辅导资源(如学校心理咨询师)。 营造安全环境 避免家庭冲突,父母需以身作则(如减少手机使用,共同阅读)。 帮助孩子建立社交支持,鼓励参与兴趣社团或体育活动。 四、专业干预与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 若厌学持续2周以上并伴随情绪低落、失眠等,需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帮助。 短期替代方案 与学校协商弹性上学(如半天制)、线上课程等过渡方案。 关键原则 不强迫:强制返校可能加剧抗拒,需以疏导为主。 长期陪伴:恢复学习动力需要时间,家长需保持耐心。 (若孩子出现自伤或极端行为,请立即联系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