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力专项训练 基础注意力提升 每日安排15-20分钟拼图、搭积木或下棋活动,从简单任务逐步增加难度(如从12片拼图升级至50片)。 通过筷子夹玻璃球、走独木桥等精细动作训练,同步锻炼手眼协调与专注力。 任务型专注训练 设定定时学习计划(如20分钟阅读/写字+5分钟休息),用沙漏或计时器强化时间概念。 采用朗读训练法,要求儿童大声朗读文章并减少漏字、错字,逐步提升准确率。 二、行为管理与规则建立 行为规范系统 制定可视化家庭规则表(如“安静完成作业”“整理个人物品”),搭配积分奖励机制(集满星星兑换奖励)。 对冲动行为采用“暂停角冷静法”,引导儿童在情绪爆发时到指定区域平复情绪。 替代行为强化 用正向行为替代多动行为(如用捏压力球代替敲打物品),并通过即时表扬强化积极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 每周3-4次平衡木行走、蹦床跳跃,每次40分钟,改善前庭觉与本体觉失调。 触觉脱敏训练:用不同材质物品(毛刷、海绵)进行皮肤接触游戏,降低触觉敏感度。 能量释放运动 每日安排1小时户外活动(骑自行车、轮滑、游泳),消耗过剩精力并提升协调性。 四、认知与生活技能培养 结构化生活管理 制定规律作息表(固定起床、用餐、学习时间),搭配时间管理工具(如彩色日程贴纸)。 分配简单家务(擦桌子、整理书包),培养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认知策略训练 通过棋类游戏(围棋、象棋)锻炼逻辑思维与策略规划能力。 社交模拟训练:用角色扮演游戏学习轮流对话、分享玩具等社交技巧。 通过系统化、分阶段的家庭干预,可显著改善多动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并促进其社会功能发展。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