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市康复 > 三门峡康复中心 > 正文

自闭症的表现特征

作者:shunzi 来源: 日期:2011/3/28 18:07:41 人气: 标签:
 

自闭症的表现特征

五、交流能力的发展

交流是一个互惠的、动态的过程,是促进社会知识、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具有高效的沟通能力,他将会有一种内在的交流动机、也有意欲表达的内容和适当的沟通方式。和语言这种抽象的和有规律可循的方式不同,沟通交流行为是社会性的、随时变化着的,它需要时时刻刻地整合处理多样化的场景信息、语言、社会性和情感的元素,需要随时适应他人行为的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先前的经验,都影响到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自然情境中参与越多,越有利于社会性交流互动能力的增长。

自闭症患者的社会性交流互动行为,在本质上有显著的不同。之前我们讨论了自闭症患者在社会性交流方面的核心缺陷(共同关注、模仿、多样化非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在游戏方面的困难,除此之外,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中,还有“在发起和维持和他人之间的交谈方面存在显著的缺损”、“使用刻板重复的语言,或者运用语言方面存在异常”(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第70页)。自闭儿的交流能力发展,一般循着一条异常的轨迹,表现出互惠性沟通的障碍和异常的、仪式化的交互行为模式。

自闭儿难以理解他人的社会性交流行为和情感行为中包含的意图、内在心理状态和含义。所以,他们在融入社会性交流互动方面就存在严重的缺损(Frith, 1989)。自闭儿在分析和整合他人社交信息时候的障碍,导致了他们难以用一种顺畅的方式,来获取社会事件的含义。他们通常会把一个特定的场景和具体的社交行为联系起来,因此显得较不能够相关社会情境之间的相似性,而这一点是灵活应对中所需要的。这种障碍导致了无法在相关场景之间进行泛化,从而导致了动态的、不可预知的真实社会交流互动,给自闭儿带来了很多无法应对的问题。

本节讨论这方面的三个相关能力,特别是互惠性交流的过程、交流行为的社会性功能以及交谈过程中的复杂性。表1.4总结了自闭症的交流特点。

 

1、互惠性的交流

在语言出现之前,普通孩子能够发起社会性接触、观察他人、通过声音和物件玩耍维持互惠性的交互行为。他们能够进行共同关注、轮换游戏、模仿简单的动作和声音。他们能够用多种多样的非语言手段来吸引他人对他们的关注,也能对成人发出行为指令。孩子会运用眼神、肢体语言和声音词汇,并且等待成人的响应。他们能够发起交流互动,并相应他人的建议。

大人们能够建立可以预测的常规性交互行为,所以大人在孩子形成早期交流互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人们在孩子所处的环境中,通过行为的可预测性、简单性、冗余性、夸张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物和事件的引用,促进了孩子的交流互动行为。孩子们的互动行为会逐步演化成互惠性的交互,这种形态的转化,基于孩子被理解和维持交互行为的愿望。

从婴儿时候开始,正常发展的孩子会使用眼神交互、进行声音方面的轮换行为。类似挠痒痒、躲猫猫(把脸对着孩子时隐时现)和玩玩具的多种游戏,可以帮助建立共同关注,增强互惠性的交互行为。大人对孩子的响应是条件触发式的,比如,当孩子发出声音的时候,大人也有应答,从而引发了孩子更多地发出声音。很快地,孩子就融入了这种轮换性质的交互中。大人们会调整应答孩子的时机,以便这种交互能够进行下去。很快,孩子会主动发起类似的轮换行并学会如何根据大人的暗示作出响应。这种社会性的互惠交流奠定了后续沟通能力的发展。

 

自闭症患者的互惠交流

自闭症患者的互惠性交流活动不是完全没有,而是较少主动发起,较为没有灵活性。自闭儿维持互惠性交互行为的能力明显受到损害。为了尽量减少变化,维持一种非常局限的互动方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成功的),他们会坚持用用一些常规化的交互模式。

自闭儿响应交流对象的能力上,要明显好于发起社会性交互的主动性。不过,交流对象这个角色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交互行为的成败。当现实的社会情境和交流对象的交流需求,和自闭儿的交流方式之间缺少一致性的时候,孩子就更加难以完成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必须懂得并理解发起信息和对信息作出回应这两种角色概念。然而,大人们通常会较快地对自闭儿的需要作出预测和响应,而不去期待他们主动发起交互行为。很多孩子都把自己定位在响应于请求和命令的角色上。比如,大人会在孩子有机会发出请求之前,就去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提问题经常会限制交互的顺畅进行。如何增强孩子的交流动机和互惠性交互行为,是对自闭儿进行干预的关键所在。

 

2、沟通交流的社会性功能

语言的功能可以是交互性的(比如用于提出社会性的意图),也可以是非交互性的(比如作为自我调控的手段)。沟通交流的社会性功能包括对他人作出回应,提出各类请求、想法和情感。非交互性的语言(比如自言自语)是一种对行为进行自我调控的方式。

在语言出现之前,孩子运用非语言手段表达基本的需要、兴趣和情感。他们用眼神、肢体接触、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比如给与、展示和把玩物品、伸手去拿或者指向物品—来传达各种交流目的。当语言出现之后,孩子就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各种交流目的。他们用语言来满足基本的要求、对环境施加控制、建立社会关系、获取信息、分享体验核表达想法和感受。研究表明,正常发展的孩子,从语言出现之前,到能使用语言的多个阶段中,都能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场景中展示全方位的沟通能力。

 

自闭症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自闭儿在语言出现之前和之后,都可观察到他们在语言的功能性运用方面有别于正常孩子。在语言出现之前,他们的非语言交流行为局限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他们运用眼神和其他肢体语言,通常用于提出要求,而不是用于分享。孩子或许能够用手指向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不会用来让他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物品上。相似地,他们可能用眼神来提出要求,但是不会在他们和大人、玩具间建立共同关注。不论在语言发展出来前后,他们的交流大部分是为了要求或者拒绝,而不是分享信息和情感。自闭儿倾向于提出对物品、玩具、食物和大人帮助的要求,但是很少主动评述对事物的兴趣,表达感情,或者合乎社会规范的表达(比如,谢谢,再见)。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对处所环境有清晰和直接作用的沟通方式,但是无法掌握吸引他人注意力和融入他人活动的能力。请求(比如,我要果汁)和拒绝(比如,我不要这个)是和有形的场景线索(他想要或者拒绝的东西)以及大人的反应(比如给与或者拿走)直接相关的。在缺乏具体的线索情况下,自闭儿难以发出或者主动分享沟通信息。

模仿语言(俗称鹦鹉学舌)是指对他人语言的即时或者事后模仿。对于有语言能力的自闭儿,模仿语言是一个常见的特征性表现,他们这种方式来进行交互或者非交互行为,用于和社交伙伴之间的请求和交互。模仿语言也用来发起交流性行为(比如,要求、呼唤、抗议)或者维持社交性的互换行为(比如轮换、提供信息)。有的孩子也用某些形式的模仿语言来进行自我调控。有些模仿语言,可能表现得高度“自动化”和没有实际功用,和所处情景中的人和物没有关联。

清晰的情景线索能够指引自闭儿的交流行为,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模式都是情景驱动式的。他们的交流方式,不是源于自发分享信息意愿的缺乏,而是难以在没有情景线索的情况下发出新的信息。

 

3、对话交谈

交谈这种具有多种复杂性的能力—比如维持一个合适的话题、考虑他人的观点、平衡听说两个角色—在童年过程中逐渐被孩子掌握和完善。同时,孩子必须灵活使用非语言的一些特性(比如语调、眼神和肢体亲近)来参与到交谈中来。从不同的社会情景和交谈对象中完善这种能力,是贯穿一个人一辈子的过程。

在交谈这个能力上,集中了所有以上所述的认知能力、社会性能力和交流能力。交谈必须做到:

Ø         关注对方话语中的各方面信息;

Ø         处理对方话语中的各方面信息;

Ø         解析对方语言、非语言和情感表达中的意图和含义;

Ø         结合社会情景来处理对方的话语信息;

Ø         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对方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便关注当前的交谈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Ø         组织和交谈话题、对方需求相关的意见;

Ø         抽取和话题、对方以及情景相关的信息;

Ø         轮换发言;

Ø         适应于进行中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情景,并且

Ø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同时完成。

交谈的三个主要元素是轮换、话题和观点获取。“轮换”需要在场景、交谈对象和话题之间进行持续的调整,包括有能力意识到发起、中断和维持谈话过程的时机。交谈双方承担着发起者(在交谈发起或者需要维持下去的时候)或者响应者(当对发起的交谈做出响应或者维持话题的时候)的角色。同时,也需要识别出适合上下文的话题、在过程中使用这些话题的方式。“观点获取”是一种持续关注并适应于交谈内容和形式,以便适应听者需要的能力。这也同样需要分清和处理听者需要的能力。

非语言的交流中也有多种方式,包括肢体亲近、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肢体亲近指的是交谈者和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和相互间的方向角度。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是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手势和语调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话语的含义。运用非语言手段来加强或者削弱话语含义的熟练程度,被认为是交谈技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常发展的孩子能够很快地掌握和同伴间交谈的能力。比如,学步期的孩子,就会和同伴之间进行时断时续的交换活动,学龄前的孩子,就懂得了如何根据同伴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他们会根据听者的年龄、语言水平和社会性能力水平,来调整自己用语的复杂程度和非语言交谈方式。孩子们一直这样努力地实践着交流活动,设法使人们理解自己,并且习得辨析交流信息的能力。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他们就基本上完善了自己和同伴间的交流能力,他们很会读懂他人的面部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的含义。他们能够根据对方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信息。交谈成为了和同伴间社会性交流活动的焦点。成功的交谈能力,伴随着他们的社会性游戏能力、互惠交往行为、轮换能力和响应于他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自闭症患者的交谈能力

交谈中蕴含的复杂性、需要持续调整和改变自己言行的特点,对哪怕是最高功能的自闭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他们交谈的方式大部分是僵化刻板的、常规化的,他们可能会用和特定场景有关的语言、重复而固执地提问、沉迷于很狭窄的几个话题,或者说些程式化的脚本语言。交谈的过程,需要参与者能够在众多的社会性和语言元素之间快速地转换注意力,稳住自己的想法,同时处理对方的语言信息,并且适时联想到和话题相关的其它信息。在自闭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交谈困难,来自于他们受损的注意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社会性认知能力。同时,他们难以主动发出新鲜信息的能力,也导致了他们局限于固定化、重复性的交流模式。因为他们理解对方想法的能力有限,所以就难以理解对方作为说话者或者听者的角色概念,难以维持住一个话题,也难以当对话出现中断的时候进行修补。这些困难,同样也来自于他们难以理解他人非语言暗示(比如表情和手势)和一些辅助语言的含义。

Tager-Flusberg和Anderson(1991)年针对交谈能力的发展,在自闭儿和智力迟缓孩子之间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在智力迟缓的孩子中,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会伴随着交谈能力的增长,他们会引入新信息和新话题,也会使用有效的非语言手段。而在自闭儿中,单纯语言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改善他们的交谈能力。那些能够完成心智理论测试项目的自闭症儿,和那些无法完成类似项目的自闭儿相比,表现出较好的交谈能力(Frith et al., 1994)。

有语言能力的自闭儿,在交谈方面的表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孩子似乎只理解交谈这个轮换行为的概念,并重复地提问或陈述,以维持一个可以预测的交互和响应过程。有的孩子有拘泥于细节的倾向,所以在交谈中就会出现没有想象力的、依照字面进行的诠释和应答。很多孩子的言谈很学究气,只说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顾及听者的暗示。有的孩子用隐喻的方式说话,对方无法清楚地理解他的真正意图和含义。自闭儿会把不相干的事情怪异地联系起来,使得他们说的话可能和场景无关。比如,当孩子预见一个几个月没见的朋友时,他的开场白可能是“你等头发长还是短?”了解孩子意图的大人知道,他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我上次见到你,是在什么时候?”

另外,研究表明自闭儿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难以识别和诠释他人的情感和面部表情。自闭儿虽然有时能够单个地理解这些感情表达方式,但是在真实场景中,当这些表达方式同时发生的时候,他们缺乏整合处理的能力。

显然,孩子们在交流能力上的受损程度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如何,教会孩子能够适应于多维社交场合的能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责任。

 

六、仪式化行为

       自闭症的第三个特点是行为模式上的局限性和重复性。虽然这种仪式化的怪异行为模式,是自闭症的典型表现,但也是学界理解得最少的一个方面。自闭症的仪式化行为定义为“以异乎寻常的投入和专注程度,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僵化的、狭窄的兴趣中;明显刻板地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无功能性的仪式化、程式化行为,或者重复进行一些怪癖的肢体行为;对物体的部件长久地着迷”(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第71页)。仪式化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而且也被自闭症患者详细描述过,对于孩子和监护人,都会对此感到痛苦。

仪式化的行为支配着所有自闭儿的社会性和交流行为,虽然他们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肢体活动、声音和语言的表达,都可以成为自我刺激的仪式化行为。肢体活动方面的仪式化行为包括摇摆、跳跃、拍打胳膊、凝视手指等等。声音表达方面,包括发出不寻常的声音和无意义的词句。某些形式的模仿语言也可能属于自我刺激(Rydell & Prizant,1995)。玩耍方式也可以是高度仪式化的,在玩弄单个物体时,可能会旋转物体,或者捻弄绳子。其它的玩耍仪式行为包括把玩具排成一排,强迫性地非要重复看某段录像片等。有些孩子会进行更加精妙的仪式化玩耍,比如逐字背诵一本书或一段录像的内容。有的孩子喜欢自己赢得游戏,以期这个游戏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交流模式也可以是仪式化的。有的孩子只有在暗示或者提示在词句上是非常精确或者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做出应答。有的孩子即使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会反复地提问,或者重复进行自己已经熟悉的对话内容。很多孩子会持续谈及或者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一项活动。有的孩子会对一个特定的承认或同伴非常感兴趣,在和这个人的交互中表现得很警觉。

对某些孩子来说,重复的行为是他们表达快乐的方式,而对于另外的孩子来说,也可能是表达恐惧和焦虑的方式。恐惧本身也会成为仪式化的行为。孩子可能会把一个害怕的事情,和一个无关的人或物关联起来,他们的恐惧反应也变成了仪式化。甚至自伤行为,也可能源于恐惧反应,逐渐成为一个仪式化的行为。

本质上讲,在学习、社交、沟通和行为的每个领域,都会存在仪式化的元素。关于仪式化行为的起源,一般有如下四种学说:

1、  仪式化行为是调整感官刺激的方式;

2、  仪式化行为是焦虑的表达方式;

3、  仪式化行为是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

4、  仪式化行为是自我抑制能力差的表现,是一种神经性受损。

第一种说法,认为仪式化行为时孩子调整感官刺激的方式。他们用仪式化的行为,来滤除对他们而言是不能承受的、感到不适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知觉方面的刺激。孩子用仪式化的行为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感官感受输入上,从而避免其它的感官刺激。仪式化行为也能用于寻求更舒适的感官刺激,所以他们会重复这些能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知觉方面愉悦感的仪式化行为。

第二种说法,认为仪式化行为是一种在混乱中寻求秩序感的方法,而仪式化行为是一种焦虑的表达方式。Muris在1998年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自闭儿都存在焦虑感方面的异常。通过收集面诊家长提供的信息,84%的自闭儿可以观察到焦虑的症状。研究结论表明,由于对社会信息理解的困难,自闭儿体验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混乱的、恐惧的世界,这导致了孩子的焦虑感。

第三种说法,认为仪式化行为时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表现。自闭儿在注意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会性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方面的困难,都导致了这些行为异常。患儿在转换精神注意力和产生新鲜活动模式方面的能力匮乏,使得孩子被困于有限的程式化行为中。

第四种说法认为,仪式化的行为是自我抑制能力差的表现,是有神经性根源的。也有文献明确表明了自闭症患者的仪式化行为和强迫症行为的相似性。尽管如此,对于自闭症的这个表现,对其本质和疗法的研究上,还是显得很少。McBride和Panksepp(1995)曾经主持了一项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抚慰者的面谈交流,来帮助成年自闭症患者来克服这种强迫性的仪式化行为。他们发现这些行为在缓解焦虑、防止变化、维持交互和表达兴奋感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研究的个体中,差异还是非常明显。更引人关注的是,在他们的仪式化行为被中断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也是有明显差异的。有的遇到什么困难就被终止了,有的则变得更加易怒。通过对这些行为能否被转移的难易程度,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些行为在神经学角度是如何产生的。在这个领域,还需要学界予以更多关注。

 

七、小结

       虽然各种研究已经对自闭症的本质有了很多理解,但是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关于病源和治疗方面的各种理论也不断出现。对公共关注、心智理论、社会性互惠情感方面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的结果,为理解自闭症提供了一些视角,但是这些能力的发展,和自闭症患者的其它特征(比如仪式化行为、感官异常和焦虑)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还是存在一些疑问。所谓的“自闭症理论”—也即对自闭症相关的多重学习和行为问题的唯一解释—目前看来还基本不太可能被发现。进一步说,迄今为止出现的多种理论,都解释了这个谜团的某一个方面,而这些理论,都有助于我们对这个全谱系的异常现象进行逐步深入的理解。

应该把自闭症对应于正常发展的背景中来考察,这表明了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是相互交错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的。认知、语言、社会性、沟通能力和情感发展,都是非常复杂地相互关联的。在自闭症的研究中,目前还停留在对其孤立的每项缺损的探究,而没有对这些缺损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闭症的研究和治疗,最具挑战性的方面,是如何把对孩子感知、知识获取和情感发展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进步起来。加强对自闭症患者各方面异常表现的认识,从而理解他们面对社会将遇到的挑战,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理解孩子对世界的看法,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所必需的,也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版权所有:河南康复中心网 豫ICP备2022028742号 联系电话:13838578553 技术支持:知网传播
Powered By {www.hnkfzx.com} 页面执行时间1.4219秒 查询数据库1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