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市康复 > 濮阳康复中心 > 正文

脑瘫儿童的运动疗法

作者:shunzi 来源: 日期:2011/5/8 21:30:03 人气: 标签:
 

脑瘫儿童的运动疗法
脑瘫儿童的运动疗法
主要内容包括姿势矫正训练;肢体和躯干促通训练;基本移动动作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阶梯和过障碍训练;跑步训练。广义范围来说也可以包括作业疗法和日常生活动作的学习和训练。

 
       目前临床上根据脑瘫儿童运动疗法治疗原理的不同将运动分为以下两类:
       1.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原理,以增加肌肉,关节的活动度和改善肌张力的运动疗法
       (1)肌肉运动形式及相应运动锻炼
        ①被动运动:所谓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被动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可松弛肌肉痉挛、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防治关节粘连和挛缩,并可增强本体感觉,诱发肢体屈伸反射,为恢复脑瘫儿童的主动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管是脑瘫儿童家长还是临床医生在应用被动运动手法时必须要注意以下5点:
       a.活动脑瘫儿童的肢体时应将其置于舒适、放松的体位。
       b.活动的顺序要从近端的关节到远端的关节。
       c.治疗师的手越接近关节越好,以一手控制将要活动的关节附近,另一手扶托住关节的远端。
       d.操作动作时应缓慢、柔和、有节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至最大限度。
       e.因为脑瘫儿童的耐受力比较差,所以在施力时要以不引起疼痛为度,避免突然施加暴力和冲击力,以防进一步损伤脑瘫儿童的软组织。
       ②助力运动:助力运动也称为主动一辅助运动。也就是说凭借治疗者、脑瘫儿童健侧肢体、器械装置(如滑轮、回旋器等)、气垫气球、水浴等方法的铺助或消除重力的影响下,引导和帮助脑瘫儿童主动完成的运动。助力常常加于肌肉开始收缩和结束的时候,实际操作时要尽量以主动运动为主,助力运动为辅。
       ③主动运动:即在没有辅助情况下脑瘫儿童自己完成的运动。主动运动对尽快恢复脑瘫儿童的自主运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动运动能够增强肌力、改善局部和全身功能。对小儿可设法采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引导脑瘫儿童作自主运动。对年龄稍大一点的脑瘫脑瘫儿童,可以指导他做医疗体操。
       ④抗阻力运动:脑瘫儿童在做主动运动过程中,除克服自身重力外,无其他负荷时,称随意主动运动。如需要克服某些外加阻力时,称为抗阻力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是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主动运动,如利用沙袋负重训练等。这种方法可易化更多的肌梭,促进和恢复脑瘫儿童的肌力与耐力,增强其关节的稳定性。在进行抗阻力运动时要注意以下3点:
       a.本方法仅适用于软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痉挛型脑瘫儿童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痉挛。
       b.治疗师要将阻力施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
       c.在活动范围的起始或终末要施加最小的阻力;在运动过程的中1/3段施加最大的阻力。
       ⑤放松运动:是指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分为主动放松运动和被动放松运动。放松运动常适用于痉挛性瘫痪,但在临床上脑瘫脑瘫儿童通常不容易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进行。
 
       目前临床上根据脑瘫儿童运动疗法治疗原理的不同将运动分为以下两类:
       1.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原理,以增加肌肉,关节的活动度和改善肌张力的运动疗法
       (1)肌肉运动形式及相应运动锻炼
       ⑴被动运动:所谓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被动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可松弛肌肉痉挛、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防治关节粘连和挛缩,并可增强本体感觉,诱发肢体屈伸反射,为恢复脑瘫儿童的主动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管是脑瘫儿童家长还是临床医生在应用被动运动手法时必须要注意以下5点:
      a.活动脑瘫儿童的肢体时应将其置于舒适、放松的体位。
      b.活动的顺序要从近端的关节到远端的关节。
      c.治疗师的手越接近关节越好,以一手控制将要活动的关节附近,另一手扶托住关节的远端。
      d.操作动作时应缓慢、柔和、有节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至最大限度。
      e.因为脑瘫儿童的耐受力比较差,所以在施力时要以不引起疼痛为度,避免突然施加暴力和冲击力,以防进一步损伤脑瘫儿童的软组织。
      ⑵助力运动:助力运动也称为主动一辅助运动。也就是说凭借治疗者、脑瘫儿童健侧肢体、器械装置(如滑轮、回旋器等)、气垫气球、水浴等方法的铺助或消除重力的影响下,引导和帮助脑瘫儿童主动完成的运动。助力常常加于肌肉开始收缩和结束的时候,实际操作时要尽量以主动运动为主,助力运动为辅。
      ⑶主动运动:即在没有辅助情况下脑瘫儿童自己完成的运动。主动运动对尽快恢复脑瘫儿童的自主运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动运动能够增强肌力、改善局部和全身功能。对小儿可设法采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引导脑瘫儿童作自主运动。对年龄稍大一点的脑瘫脑瘫儿童,可以指导他做医疗体操。
      ⑷抗阻力运动:脑瘫儿童在做主动运动过程中,除克服自身重力外,无其他负荷时,称随意主动运动。如需要克服某些外加阻力时,称为抗阻力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是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主动运动,如利用沙袋负重训练等。这种方法可易化更多的肌梭,促进和恢复脑瘫儿童的肌力与耐力,增强其关节的稳定性。在进行抗阻力运动时要注意以下3点:
    a.本方法仅适用于软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痉挛型脑瘫儿童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痉挛。
    b.治疗师要将阻力施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
    c.在活动范围的起始或终末要施加最小的阻力;在运动过程的中1/3段施加最大的阻力。
    ⑸放松运动:是指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分为主动放松运动和被动放松运动。放松运动常适用于痉挛性瘫痪,但在临床上脑瘫脑瘫儿童通常不容易按照医生的要求    (2)增强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肌张力的训练方法
       脑瘫脑瘫儿童运动发生障碍以后,关节的活动日益减少。久而久之会导致组织发生粘连或肌腱发生痉挛,从而使关节活动的范围进一步缩小。我们知道在关节的周围有致密的韧带和疏松的结缔组织等组成成分,在关节制动的情况下,韧带因受不到牵拉会自动缩短并失去其原有的弹性,疏松的结缔组织则会发生增生变性而成为致密的结缔组织,从而可造成挛缩。临床上常见预防挛缩比治疗挛缩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体位并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这种方法可分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⑴牵张方法:牵张法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肌群,张力低下者忌用。由于纤维组织具有黏滞弹性,当组织被牵张时,牵张应力逐渐增大,使组织延长;如维持其长度不变,组织内受牵张而提高的肌张力随时间延长就逐渐下降。根据以上特性,纤维组织的牵张宜采用恒定的中等的力量进行长时间持续牵张,或重复多次牵张。这样,牵引力去除后,纤维组织不完全恢复原长,从而可获得较好的牵张效果。配合按摩手法解痉效果更显著,具体方法为:
       a.手法牵拉:痉挛型脑瘫儿童牵张反射亢进,致使某些肌群的张力明显增高,而拮抗肌的张力则相对不足。反复、多次牵拉活动,能使痉挛肌的牵张反射转为抑制,从而使痉挛肌肉放松。治疗师牵拉痉挛的肌肉时,动作必须要柔和,以防止肌腱的损伤。同时,要尽量稳定脑瘫儿童的情绪,转移脑瘫儿童的注意力,使脑瘫儿童合作,这样可以避免哭闹、对抗和自己用力收缩,否则会加重肌痉挛。快速牵伸手法又称急拉法,即对肌肉进行快速而轻柔的牵张,是一种低阈值的刺激,可易化这些肌群,抑制对抗的肌群。缓慢牵张的手法又称为慢拉法,对痉挛肌有抑制的作用。对轻度挛缩和肌痉挛脑瘫儿童可以采取持续的、缓慢的、小力量的牵张。
       b.器械牵引法:将需要牵引的肢体远端邵位套人牵引架,挂上重物,进行直接牵引或通过滑轮间接牵引。短时间的持续牵引,有易化拮抗肌的作用,如屈肌、内收肌等。操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牵引技巧应根据关节解剖、生理特点来进行;牵引力应集中作用在粘连或挛缩的组织上;牵引肢体的近端关节应适当固定,才能达到牵引效果;牵引力量宜适中恒定。小心可从0.25kg的重量开始,以引起脑瘫儿童轻微不适而又能从容忍受为度;每次持续牵引10~20分钟左右,一日重复数次。因为纤维组织在温热条件下其顺应性增加,所需牵引的应力减少,所以牵引前后应当配合热疗,以增加牵引的效果。
       ⑵医疗体操:除了上面我们介绍的几种运动疗法外,医疗体操也是一种应用广泛而且疗效显著的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师要根据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肢体活动,指导脑瘫儿童进行徒手操练或手握哑铃、体操棒操练。我们认为医疗体操有助于保持和增强关节的活动范围。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医疗体操对关节的牵张作用较弱,它只能缓解较疏松的粘连和痉挛的早期组织。矫正和牵张体操是治疗师按所需牵张的痉挛组织而设计的一套体操动作。例如,若要牵张一侧大腿内收肌群时,可让脑瘫儿童侧身对墙而站立,需要牵张的腿靠近墙壁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可令脑瘫儿童一手握住墙上的扶手,或者治疗师扶着脑瘫儿童的两侧髋部,然后脑瘫儿童身体慢慢倒向墙壁一侧,这样就使身体的重心移向该侧大腿外展肌上(注意另侧足外缘不能离开地面),然后再恢复原状,反复操练数次。
       ⑶悬挂练习:将要活动的关节和肢体用三角巾托住,系上绳索,挂在钩子上,使需要活动的关节部位对准挂钩,在消除肢体重力影响的情况下,缓慢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这种方法可用于肢体部分瘫痪儿童的自助训练。
       ⑷肢体下垂摆动练习:将需要活动的肢体置于自然下垂的位置时(此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做前后、左右、斜线方向的节律性摆动,先使两侧肢体做同向摆动,再做两侧肢体反向交互摆动,逐渐加大摆动的范围。这种方法多用于肩、髋、膝关节活动受限时,利用惯性作用以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它可以牵伸粘连的组织。此法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练习,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有助于走步训练时上下肢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⑸器械摆动练习:此为利用关节回旋器及某些机械重力摆动机等机械,进行关节的主动或被动的节律性伸屈或旋转摆动活动,可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并能牵拉已发生粘连的关节。
       ⑹放松性练习:主动性和被动性松弛练习,主要用于肌张力增高和肌痉挛的脑瘫儿童。由于肌张力经常受意志的影响,且对于本法脑瘫脑瘫儿童常不易配合,因此应用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操作之前首先要使脑瘫儿童思想上放松,这样才容易成功。
       a.交替法:由于拮抗肌可因主缩肌的紧张而产生负诱导,所以如果想使屈肌张力降低,可设法先使伸肌张力增高,从而诱导屈肌松弛。  
       b.暗示法:也就是说我们要为脑瘫儿童创造舒适、平静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治疗环境)。治疗时治疗师尽量用节律性的、柔和的、催眠的语调与脑瘫儿童交谈,减少其对医生的恐惧心理即消除其白大褂效应,只有这样其才能得到充分的放松。 
       对脑瘫小儿大多采用被动的松弛练习,治疗师对痉挛的肌肉进行反复多次牵张,在肌肉紧张状态下,突然解除外力,使牵张反射转为抑制,肌肉即可放松。
       ⑺平衡、协调性训练:平衡训练的基本步骤有卧位→坐位→站位,即重心由低到高;身体支撑面由大到小;双足站立间距足站由宽到窄;由双足站立到单足站立。此外,还有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的训练等。协调性训练可以逐渐增强患肢关节的灵活性和全身各部位间的配合。例如,从单关节或单侧肢体到多关节或多侧肢体活动;从同向运动到分离活动;从简单的动作到复杂精确的动作;从慢速活动到快速活动。此外,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脑瘫儿童手与手、手与口、足与口、眼与手足间的协调能力。
       2.根据神经心理学的原理和神经发育的规律.采用促进和强化的运动疗法
       这一疗法主要采用刺激本体感觉神经或其他感觉器,经感觉中枢整合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或降低的过程,以改善肌张力,促使主动运动困难的或不协调的肌群容易完成某项活动。以上两大类技巧实际上是互相渗透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脑瘫儿童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的运动疗法。
 
       1.根据宝宝的年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的运动疗法治疗
       无论孩子以何种障碍为主,新生儿期的康复训练都是以视听刺激、抚触按摩、婴儿体操为主。运动疗法的关键是发育规律适时激发出正确、足量的主动运动,及早阻抑异常运动及姿势。制定目标时,主要应参照正常发育规律,如大运动的发育规律是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站、周走;手功能是3个月应经常张开手、可握住放在掌中的小物,4~5个月手能凑到一起玩,6~7个月能主动抓物,9~l 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取物等。大运动训练中,翻身及爬是早期训练的重点,立位基础训练及行走是运动疗法的关键。现介绍如下: 
       2~3个月婴儿,应每天多次用语言及孩子喜欢的玩具,引导其由仰卧翻至侧卧,由侧卧再翻到俯卧。呈俯卧位时协助孩子肘支撑,用玩具引导抬头,训练头部控制能力。如果4~5个月后还不会翻身,先置左侧肢体在上的侧卧位,双上肢向前自由伸展,右下肢伸,左下肢屈曲内收,如此时孩子头呈后仰姿势,应推压枕部,促其低头,引导头控式翻身;如无头后仰,可轻转动左下肢或刺激左足底,引导腿控式翻身;亦可轻拉左上肢或刺激左肩、肘部,引导臂控式翻身。一般侧卧始发位多引导其翻成俯卧,如翻后上肢压在身体下面,应刺激或轻提该侧肩部,促其主动将上肢抽出。然后右侧肢体在上,按同法引导翻身。由侧卧翻成俯卧熟练后,再引导其他方式的翻转。可采悬吊被单内左右侧翻、荡悠等方法协助翻身训练。
       5~6个月婴儿如俯卧肘支撑头控较好,可用他的手或玩具,交替引导一手向前抬起的三点支撑,逐渐引导以前臂用力为主向前爬的动作;亦可交替抵住屈曲一侧的足底,助其向前移动。如果7~8个月还不会主动爬,应置孩子肘支撑俯卧于地面或床面,先面向左,左臂朝前,手背向上,肩、肘关节自然屈曲。操持者一手轻压手背,另手刺激该侧肘部或肩部,引导该上肢用力的爬动作。再置右下肢髋、膝关节屈曲90度左右,操持者一手轻压该侧足拇趾背侧,使足底前侧抵住地面,另手轻刺激足心或臀部,激发足趾蹬地动作。然后将孩子脸转向右侧,依同法调整出发姿势刺激右上肢、左下肢激发俯爬动作。如能同时刺激交互对应的上、下肢则更好。会俯爬后可引导爬过妈妈大腿促进膝下爬出现。
       过了能翻、该爬的月龄不会翻、爬,常是脑瘫或其他脑功能障碍的重要临床表现,这个现象是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的结果。除上述方法引导翻、爬外,还应配合按摩等其他方法。对已诊断脑瘫的孩子应尽早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原则是,每日除睡眠、进食、食后短暂休息爱抚外均在训练,一般说4~10个月孩子每日3~6小时较为适宜。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过少不能达到理想目标,过大常适得其反。除训练第2~7天为疲劳期外,进食不减或有增加是训练量合适的重要指标。
       正常婴儿6个月时下肢就可支持体重,7个月扶立还能高兴的蹦跳,因此脑瘫的孩子,6个月就应开始适宜的立位训练,除每天应有几次扶站并促其蹦跳外,还应将孩子面朝前抱住髋部,做反复弯腰取玩具的髋关节屈伸、腰背肌训练。9~10个月应每日扶持迈步。如果l岁后还不能站、走或扶站时足跟不着地、两腿剪刀状发紧、膝后弓、髋关节不能伸直等,应扶持在正常姿势下做蹲下起来及坐下起来的训练,以及固定于站立板或其他固定物上做双腿站立、左右腿轮流持重的跨步站和踢玩具等训练。固定立位训练时要用捆带及软垫矫正脊柱不正、屈髋、膝后弓等,用楔形小板矫正足内(外)翻,足跟不着地等。还应配合按摩等其他方法。扶持蹲起、扶持坐起、不同固定方法的立位训练、扶建及按摩等,每日每项应5—6次,每次时间可根据孩子体力及情绪有所不同,一般每次10~20分钟为宜。
       临床观察到,7个月是立位训练开始的适宜年龄,早产儿出生后接受的信息刺激比宫内大的多,各方面的发育应以较快速度赶上,制定目标时7个月后可忽略月龄纠正。在充足物质营养基础上,特别是适宜维生素A+D、钙的补充,不仅没有因为较早立位持重下肢变形,反而原有的“O"形腿等异常减轻。我们临床统计结果为,此月龄开始立位训练的中度痉挛型双下肢瘫比10~12个月开始立位基础训练的对照组早1个月;训练前X片显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1.5~2岁时复查也已发育正常。研究证实骨关节的发育和骨密度的增加,除营养外,运动和必要的持重缺一不可。到了身体该直立的年龄,如果缺乏直立训练,即可造成脊柱及下肢关节发育不良、关节松弛,表现出各种姿势异常。
       1岁后还不会翻、爬、立的孩子在补翻、爬课的同时,应以立位训练为主,不能等会翻、爬好后再立位训练。扶走无迈步意识的加行走模式,即孩子面朝前站于操持者足面,带动其迈步,逐步过渡到踢动其足底迈步。   
       手功能训练主要通过动手游戏,如用小玩具在孩子手、眼前引导其伸手抓等。对握拳发紧的要予以按摩。咀嚼等口腔运动是易被忽视的第三方面运动,咀嚼训练不仅有助于牙齿及齿槽骨发育、有助营养改善,也给正确发音打下基础。面对面示范发音及咀嚼,用手帮助下颌活动,按揉咀嚼肌及相关穴位,利用“磨牙饼干”等促进咀嚼、吞咽、发音等。
       除上述训练外,可针对主要障碍增加其他措施,特别是孩子愿意接受,能达到目标,融游戏及训练为一体的项目。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正确的协助,姿势、动作异常的及时纠正,生活能力的培养等。

 


本楼地址 ^返回顶部 
6楼 回复:运动疗法是脑瘫儿童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 南京安萨 头衔 注册用户 等级 幼儿中班 发帖 75 积分 315 注册 2010-06-23 来自 不详 状态 离线  只看楼主 最后发表 引用本帖 回复本帖 我要发帖 发表于 2010-09-08 16:36发送站内信       2.根据脑瘫儿童不同部位来选择不同的运动疗法
       (1)训练头部控制的方法
       ⑴痉挛型:此型脑瘫儿童往往头部向前屈,肩胛部位伸展,双肩旋内,肘、腕关节均呈屈曲的样子,同时腕关节伸展,不易屈曲。这时家长可以用双手握住脑瘫儿童上臂的外侧部,然后将脑瘫儿童的双肩上提并轻轻的拉向前,同时,将双臂做旋外的动作,使脑瘫儿童的肘关节屈曲而掌心向上,然后上提双臂使脑瘫儿童的头部抬起,腰部直起,髋部屈曲。重复做这一动作,还可以配合手法叩点颈部天柱、大椎、风池等穴,使脑瘫儿童颈部的肌张力增强,维持头部的直立位置等。
       ⑵徐动型:常出现头部后仰,肩部和前臂外展。有时脑瘫儿童的双臂均表现屈曲的样子,有时一侧臂屈曲,另一臂伸展,还常伴有髋部过度的屈曲。要双手握住脑瘫儿童两侧上臂,再将脑瘫儿童双臂放到前方,同时,使脑瘫儿童双肩关节旋转,双臂朝下,可在脑瘫儿童的面前放些玩具,用语言告诉脑瘫儿童注视着玩具,使头部控制在正中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改善脑瘫儿童头部后仰、四肢屈曲等不良的姿势。
       ⑶肌张力低下型:当身体处于直立位时,无法将头部保持在身体中线位置,颈软不能竖起。可用双手稍用力握住脑瘫儿童的双肩部,同时两个大拇指压在脑瘫儿童胸部双肩旋内,肩胛带拉伸,这样可使脑瘫儿童抬起头来,并能正确保持头部的姿势和位置。拉住脑瘫儿童的前臂从颈部绕过枕后部位,用手和前臂一边向内前方推摇双肩,一边控制其头部的后仰,还可以让脑瘫儿童保持在俯卧位,在脑瘫儿童的胸部垫_高度适中的枕头或坡形垫,使脑瘫儿童的头面部能离开地面,同时让其双臂伸向前方。家长可以在脑瘫儿童的前方放置一些玩具,以吸引脑瘫儿童的注意力,家长一手拿玩具逗引脑瘫儿童上、下抬头及左右看东西,另一手轻轻地叩点脑瘫儿童的颈部、后头部,来强化和训练脑瘫儿童颈项的控制能力。
       其他刺激脑瘫儿童头部抬起的方法:
       ⑴将脑瘫儿童放为俯卧位,两臂伸直往前,轻抓脑瘫儿童两肩中点或两肩胛中央处。
       ⑵在脑瘫儿童的尾椎部位加压或刺激,其头部和脊椎就会抬起。
       ⑶把脑瘫儿童放于俯卧位,将手往外拉。
       ⑷将脑瘫儿童放在坐姿,手往外拉,也可促进头部的抬高。
       ⑸在其胸下置放小枕头,或毛巾卷令其仰卧上,用声音逗他,使他一点点抬头,逐渐增加其保持时间。
       (2)四肢训练方法
       ⑴上肢:常见的痉挛型小儿,头歪向一侧,肩关节内转下压、手肘弯曲前臂内转而手心朝下,腕关节屈曲,大拇指握于手心。可将手臂抬高、伸直、向外转,并将拳头张开。若肘部弯曲很厉害,可以将它向内或向外转,同时即可将手臂伸直。若脑瘫儿童的拳头紧握,可以利用手臂伸直外转的方法使手腕和手指都自然伸直。用手将脑瘫儿童的手掌平放、腕部向上屈.使手活动腕、肘、手一起伸直的方式。
       典型的伸直模式,常见于徐动型脑瘫儿童,肩关节外转,双手或一手挛曲,而常见髋关节过分挛曲现象。方法为将小孩的手向内转而稍微往下拉,当小孩向前拉时,再慢慢将其手向上抬,如此可促进小孩头向前弯,拱背,并改善髋关节过分弯曲现象。
       ⑵下肢:下肢呈僵直并夹紧时,最好的活动方法是控制膝关节,双腿外转,自然轻易地分开两腿时可将髋关节弯起来,并旋转活动髋关节即可放松。两腿鹰爪般钩起来,活动时先将下肢往外转,足背屈,然后将脚趾拉直。
       (3)翻身的训练  脑性瘫痪儿体位调节能力差,运动不协调,往往无法独立正确地完成翻身动作。这时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⑴可让脑瘫儿童保持在俯卧位,将其双腿伸展,向两边分开,家长握住脑瘫儿童的双侧踝部,做左右交叉运动,让其双腿带动髋都,使骨盆旋转,并以此带动躯干,使躯干旋转,最后带动肩部,以语言或脑瘫儿童喜欢的小玩具诱导脑瘫儿童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⑵再让脑瘫儿童呈仰卧位,先将孩子的双臂举过头,分别抓住脑瘫儿童的两肘部或一个肩部,使脑瘫儿童的头倾向一侧,从而带动肩和躯干也转向一侧,同时要用语言或脑瘫儿童喜欢的小玩具诱导脑瘫儿童向这边转动,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脑瘫儿童由仰卧位翻至俯卧位,从而起到翻身能力的锻炼。
       以上两种方法的手法进行转换体位,但是,应注意在仰卧位用方法⑴时,如果脑瘫儿童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两腿内收,内旋,就应先用双手抓住其两膝部,再使双腿分开,旋外,然后再做脚交叉动作分开,在以上被动手法训练后,可鼓励脑瘫儿童自己从仰卧位翻至俯卧位,并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反复进行来强化这个动作姿势的调整能力。
       (4)坐姿训练
       ⑴痉挛型:先将脑瘫儿童的两腿分开,上身前倾,并用手将下肢压直,并且鼓励脑瘫儿童向前弯腰。
       ⑵手足徐动型:将脑瘫儿童两脚并拢弯曲,并用手捉住肩膀,向前内方转动,让他自己用双手撑在两旁支持自己。 
       ⑶肌张力低下型:训练者抱住脑瘫儿童,用双手在息儿的腰椎部位往下压,并且用大拇指放在脊椎两旁给以固定力,可促进头及身躯的伸直。当脑瘫儿童学会坐稳后,可以常常前后、左右把他推动,让脑瘫儿童学会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脑瘫儿童坐不稳时可以叫他盘上腿坐,使身体前倾,坐时腰要伸直。盘腿坐对痉挛型髋关节劈开不良者有好处。对大一些儿童可将他双膝伸直,坐在你的腿上。为了让他的背伸直,握住他的髋部,往下按压。孩子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子高度为:髋关节、膝、踝关节屈曲90度,双足均能着地为标准。如头和身体不能控制时,可制作带扶手的椅子,以预防肩向后撤和两腿过度外展。
       (5)爬行训练  当脑瘫儿童刚开始学习爬行时,要以手固定骨盆,然后轻轻地将盆骨向上提,左右交替,有助于脑瘫儿童练爬行。选容易回转的场地,使之仰卧,将玩具离开他摆放,叫其用一只手去抓,如果同侧下肢不能屈曲,要帮助进行。开始时摇晃玩具逗引,再调向反方向叫他捉取。能爬行时,移动玩具向前,并帮助其屈曲膝部,叫小儿蹬,帮助手掌来向前爬进。脑瘫儿童渐渐学会了自己爬行,刚开始是手脚同侧往前伸,逐渐变成左手右脚及右手左脚式的交替爬行。当脑瘫儿童的双手双膝撑身姿势稳定下来以后,就开始练习平衡。手举起——三点平衡法,或用脚举起——三点平衡法,或右手左脚举起——两点平衡法。
       (6)站立训练  要想站立,必须学会
       用腿部肌肉,尤其是臀部、膝部的伸肌,小腿肌肉用力,将支持上半身重量的重心放在两足之间。站立起来时必须注意保持脑瘫儿童的两侧大腿分开和外转,并用手顶住膝盖,使重心往前倾均匀地落在地上。然后,扶着脑瘫儿童站起来,也可由脑瘫儿童扶着东西站起来。
       蹲位和坐位站起来,可叫他坐在小凳上,在前方扶助膝盖,注意矫正尖足和剪刀腿,叫他练习站立,可以训练立位平衡,下肢的随意性,以及矫正痉挛型脑瘫的剪刀步、尖足。抓立、或扶着桌台站。帮助者可扶臀部帮助保持平衡,鼓励不要害怕。再练习一只手抓站、或两手交替去拿玩具,慢慢练习在交替时将支持的手撒开。
       (7)步行训练  脑瘫儿童的步行训练方式很多,可以控制手部;控制盆骨处;使用步行器、矫正鞋、拐杖、平行棒等。
       训练小儿各方的支持反应,可从后边轻轻支持膝部,向前、后、左、右大的摆动,使身体保持平衡。立位平衡练习。迈步时,体重先移向一只脚,使另一只脚迈出一步。先要有一条腿承担体重的准备,重心前移,同时另一脚迈出。步行时反复练习,也要训练向侧方、后方迈出。
       可以教脑瘫儿童骑三轮车。还可以蹬缝纫机等来练习。走路不稳时可以利用平衡杆练习,也可以搭两个平行竹竿,像体操运动中的双杠,高度要合适。
       一定要培养好的姿势,叫孩子在镜子前看自己走的样子,矫正异常姿势。如痉挛型脑瘫儿童有两膝相撞情况,可叫他练习在中间有裂缝的板子。迈大步走者,让他练习走放倒的梯子,准确地一步步迈。
       (8)手部动作训练  使手张开的方法,把大拇指往外拉,其余指头均会伸直,练习刺激抓握反应,可将小玩具塞入脑瘫儿童的手心,并稍用力压一下,脑瘫儿童的手就会较容易抓住玩具。把东西放在适合脑瘫儿童手下的位置,鼓励脑瘫儿童去拿。让脑瘫儿童把小珠丢下去,敲响小琴,练习手的张开,让脑瘫儿童把圈圈放入架上,这是抓拿与放置连续动作的训练。用可以连接和拆开的积木,训练双手并用。用双手放在地上撑身的动作,可以使手指张开,并缓和指头与手关节屈肌的紧张度,用整个手掌握东西。用手指抓东西。让脑瘫儿童练习把方块捡起来,放人罐内。用木槌敲打桩架。此外,还可采用其他各种综合性手部动作训练。
       (9)其他训练  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小儿趴着玩东西,可促进头和上身挺起来。如:让脑瘫儿童趴在家长身上,练习上身挺起来,渐渐爬起来,用于去摸家长的鼻子、嘴、耳朵等。这样个仅可促进脑瘫儿童头和身体控制能力,还可以练习对五官的认识。让脑瘫儿童抓住家长的手,配合歌谣的节拍,向前后拉,这样激烈促进脑瘫儿童头部的控制,又可训练坐姿平衡、又增加脑瘫儿童的兴趣。让脑瘫儿童呈俯卧方式看电视,可让他较有耐心地练习头部抬起运动。大型沙球训练脑瘫儿童各种姿势的建立,可使运动变成嬉戏。坐姿训练时,可摆一个高度合适的小椅子,让脑瘫儿童玩游戏,可以促进他头、身往上挺,又可以坐得时间长些。动态站姿平衡训练,让脑瘫儿童站在平衡板上左右晃动,使之保持平衡。让脑瘫儿童沿着滚筒的两侧向前走,可训练在步行中将体重交替移至一脚、协助增进半衡。
  ·【宝宝服饰】女儿闲置又
·大吼一声,铭妈携铭铭P仔
·【美食大都汇·春之味】
·【名人堂访谈预告】怀孕
·【指间芳华·萌系列】玉
 
  ·和公婆住一起,我心力交
·雀巢等知名品牌婴儿食品
·小三被我打了一把掌
·【团品我来秀】+黑豆妈妈
·周末带着宝宝 奥地利 小
 
  ·晒晒看谁家窗外的风景最
·4月11日,上周活跃排行和
·【经验征集】你的宝宝用
·【春日潮流向我看】奥宇
·
· 育儿论坛提供育儿知识:一、母婴妇幼、孕期保健及婴儿接种常见病等护理常识;二、胎儿胎教早教宝典;三、有声读物,歌亲子游戏下载;四、月经避孕,怀孕分娩,婆媳关系指导;五、幼儿辅食喂养,奶粉母乳使用方法。论坛的目标是为妈妈宝宝提供一个温馨完善的亲子家庭社区。

版权所有:河南康复中心网 豫ICP备2022028742号 联系电话:13838578553 技术支持:知网传播
Powered By {www.hnkfzx.com} 页面执行时间0.7188秒 查询数据库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