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脑瘫康复 > 正文

脑瘫患儿康复的乐园

作者:shunzi 来源: 日期:2011/4/6 19:02:44 人气: 标签:脑瘫患儿康复
 

脑瘫患儿康复的乐园
中心主任王军教授(左三)、脑二病区主任朱登纳(右二)、脑三病区主任熊华春(左二)、总护士长王雪芳(左一)查房。  工作人员正在给患儿做康复训练。  万国兰教授正在为患儿诊治。  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与患儿进行联欢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听觉异常、癫痫发作,甚至终身残疾,是继小儿麻痹后又一个儿童肢体残障性疾病。

  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万国兰在国内首创“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填补了国内小儿神经治疗领域的空白。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是全省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省级小儿脑瘫治疗康复中心,是我省医疗界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科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脑瘫患儿前来就诊。

  马红丽张孟爱通讯员胡素君华小亚

  奇迹,在这里发生

  在郑大三附院的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的蓓蕾楼里,挤满了患儿和病床。用该中心总护士长王雪芳的话说就是:“在我们这里,走路是不能直线前行的,只能蛇形前进。”

  然而就是这座只能“蛇形前进”的蓓蕾楼,却被众多患儿的家长称为“救命楼”。在这座救命楼里,记者见到了一岁零三个月的小男孩儿轩轩。

  轩轩长得特别漂亮,皮肤白皙,大眼睛、长睫毛,小脸圆圆的、胖乎乎的,很是招人喜爱。这么漂亮的孩子让记者无论如何也不能跟脑瘫这个词联系起来。据轩轩的姑姑介绍,轩轩是个试管婴儿,2009年在香港出生。轩轩的妈妈怀孕两个多月的时候,从体检中得知怀的是双胞胎,但就在全家人惊喜万分之时,他们又被告知其中一个孩子是宫外孕。为了确保母亲和宫内孩子的平安,轩轩的妈妈在医院接受了宫外孕手术。

  平安降生的轩轩似乎特别“乖巧”:喜欢睡觉,很少哭闹。可几个月以后,轩轩的家人发现爱睡觉的轩轩不仅四肢无力,抬不起头,还总是坐不起来,眼神也不够灵活,看起来要比别的孩子显得呆滞。这下,家人慌了,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后,轩轩被确诊为重度脑损伤。七个半月的时候,轩轩来到了郑大三附院。经过该中心王俊辉医生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及综合康复治疗后,如今,还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的轩轩会坐了,眼神已经能够随着大人的引逗转了,表情也丰富了。轩轩的姑姑告诉记者,如果能够早几个月发现问题,也许,现在的轩轩进步会更大。

  在“救命楼”里,记者还听到这样一个在病人中流传甚广的病案。2006年的一天,一位来自新疆的早产患儿被诊断为高胆红素脑病所致的重度脑损伤。来到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就治时,患儿眼不视物,四肢硬如棒状,易哭易惊,脑CT显示“大脑发育不良,脑积水”,多家医院认为难以治疗,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住进了“救命楼”。经过该中心副主任李湘云教授的精心治疗,半个月后,患儿眼可以追物看人,1个月后,听力有所恢复,四个疗程后,患儿活泼可爱,11个月复查,孩子已达到了正常月龄儿发育水平。

  “神针手”和位点疗法

  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创立于1992年,2004年经省卫生厅批准为“河南省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在国内首家采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结合小儿康复训练和我国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各种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脑积水、各种脑炎脑膜炎后遗症、听力障碍、各型癫痫等小儿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为郑大三附院的院长,张展曾亲眼见到过无助的父母因为孩子的脑瘫向医生下跪,也曾亲眼看到过因为脑瘫而使家庭破裂,脑瘫给无数个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沉重负担和精神痛苦。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所以,在张展的支持下,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从原来的10多个床位扩大到了如今的300多个床位;也是在她的支持下,在小儿神经内科领域内享有“神针手”之称的郑大三附院优秀的小儿内科医生万国兰研究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穴位封闭)得以在临床上使用,并获得了成功,让无数个脑瘫患儿迎来了春天。

  “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是万国兰依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机理,在头部、躯干四肢选择传统经穴、经外奇穴并按照神经肌肉解剖生理选择注射位点,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肢体功能,激活“睡眠”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大脑功能的目的。在经过动物实验并取得确切疗效后,万国兰还依据大脑皮层在人体不同的反射区位点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虽然自己身上经常被扎得血流不止,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自己身体做试验的新疗法最终得到了安全有效的确认。

  来到郑大三附院河南省脑瘫康复治疗中心,见到该中心主任朱登纳的时候,他正在给一个两岁的患儿做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他每天要给将近20个患儿做这样的治疗,每次治疗时间都需要十几分钟。所以在朱登纳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按时下班过。由于劳累过度,现在他手上的关节已经变形,手指上布满了老茧。但是,朱登纳说:“其实,给孩子治疗的时候,最痛苦的还是孩子。每次看到这么小的孩子要承受这么大的痛苦时,我心里都非常难受。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尽早治好。”

  朱登纳曾接诊过一名叫好好的患儿。好好是个男孩,6个月大的时候表情呆滞,双眼追物短暂不持久,不知寻找声源。头歪向右侧不能扶正,双手拇指内收,不知主动抓物,左足内翻内旋明显,被诊断为重度脑损伤。好好的父母40多岁才有了这个孩子,所以,得知儿子的病症后,好好的母亲曾多次动过轻生的念头。谁知,来康复中心治疗了4个疗程后,好好的病情就基本恢复了。朱登纳说,现在,好好已经6岁了,不仅智力发育良好,而且多次在省内舞蹈、钢琴比赛中获奖。朱登纳说,看到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告别脑瘫,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就觉得自己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奇特疗效引发“250效应”

  随着一个又一个患儿康复出院,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也在社会上广为传颂。这种效应被张展院长称为“250效应”。

  张展院长告诉记者:“‘250效应’是营销学中的一种现象。譬如说现在有10个病人,每个病人都会有250个熟人或社会关系,如果我们使用‘位点加穴位注射疗法’把这10个病人治好了,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每个病人周围的250个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而且在这250个人中,如果再有一个病人来住院,他起到的仍然是‘250效应’。十几年来,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从来没有做过广告,靠的就是‘250效应’。”

  就是这种“250效应”,被患者称为“救命楼”的蓓蕾楼现在尽管已经扩大到了300张床位,却依旧有许多患儿在院外候床。

  朱登纳提醒家长,小儿脑瘫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出生后的3至6个月,家长如果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异常并进行干预治疗,就可使孩子的神经系统伤残程度降至最低甚至正常。

  朱登纳介绍,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孩子,以康复训练为主,也是可以取得较满意疗效的;年龄较大的孩子,痛觉较为敏感,药物注射时不易接受,有些孩子会感到恐惧,也可以采用康复训练为主配合其他的康复项目,如矫形器、肉毒素注射等;年龄大、症状重的孩子,其康复往往要持续终生,所以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正规康复治疗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坚持长期的家庭康复、社区康复,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明天会更好

  27岁的周厚勤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康复的硕士毕业生,在功能训练中心见到他时,他正在给三个半月的棋棋做推拿治疗。

  通常,这种按摩要给一个正在康复训练的孩子做半个小时,而按摩的力度、手法也要因人而异。力度轻了达不到治疗效果,力度大了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由于中心的病人多,所以,一个医师有时要连着给13个孩子做按摩。一天下来,不仅胳膊疼,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了。但是,“看到孩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自己也特有成就感。”周厚勤说。

  “正是由于这些可爱、年轻的生力军的加入,才让我们更感到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这项事业是需要薪尽火传,需要发扬光大的。”康复治疗中心康复训练科主任熊华春告诉记者。

  医学博士、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大三附院业务副院长兼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主任王军强调,人才梯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中心每年都会从全国重点院校挑选数名优秀毕业生扩充队伍,目前中心已有专业医护人员100余名。翟红印、陈海、牛国辉、刘峰伟、孙莉、蔡志军、苏春娅、赵鹏举、李三松、庞中良、孟文彬、王俊辉、高永强等一批年轻的后起之秀正踏着前辈的足迹,为小儿脑瘫的康复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目前,中心也已由单一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扩大到了现在的20多个项目,包括功能训练、蜡疗、推拿、中药洗浴、针灸、电疗、磁疗、体疗、肉毒素A针注射及精神运动评估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综合治疗体系。


  王军副院长说,现在,中心正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和改进着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以专家教授为主的治疗团队,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小儿脑瘫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脑瘫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创伤极小、患儿痛苦少、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中心希望通过对干细胞作用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观察,来不断提高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

  张展院长告诉记者,目前,在原有基础上扩展的新的小儿脑瘫康复病区正在装修施工,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后,医院将有能力接纳更多的患儿,为更多的家庭送去福音。

 

下一篇:施救脑瘫孤儿
版权所有:河南康复中心网 豫ICP备2022028742号 联系电话:13838578553 技术支持:知网传播
Powered By {www.hnkfzx.com} 页面执行时间6.3359秒 查询数据库432次